我國發展虛擬電廠要從四個方面發力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分布式能源、儲能迅速發展,為虛擬電廠、需求響應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。虛擬電廠將分散的靈活性能源資源聚合組成一個參與電力市場、提供輔助服務、協調控制的集合體,對于促進新能源消納、維護電網平衡安全運行、合理配置電力資源,協調區域供應有著重要意義。
隨著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發展,虛擬電廠和市場聯系越來越緊密并逐漸參與商業化運營。國外虛擬電廠發展較早,尤其德國,美國等發達國家虛擬電廠的上中下游配套技術和設施已非常完善,我國虛擬電廠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。根據國外虛擬電廠發展經驗,建議:
一是優化激勵補償政策和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。出臺更多激勵補償政策,開辟更多激勵資金來源。在現貨市場、備用容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中,及時將虛擬電廠作為市場主體納入,為構建虛擬電廠參與的全市場體系交易機制和商業模式打好基礎。
二是加快推進相關“新基建”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探索5G、AI和區塊鏈等新技術與虛擬電廠的深度融合。推進負荷聚合商為平臺綜合服務商,為用戶提供負荷削減、負荷管理等多種服務,使虛擬電廠有效聚合分布式能源,保證虛擬發電效果可監測和可驗證。完善智能感知技術和傳輸技術,制定虛擬電廠傳輸協議,提高系統數據可靠性。
三是盡快出臺虛擬電廠相關標準和指導意見。國際上有通用的虛擬電廠標準,但我國尚未明確相關標準,因此政府部門需盡快制定虛擬電廠指導意見,包括具有我國特色的虛擬電廠定義和范圍,將虛擬電廠納入“十四五”規劃,為虛擬電廠發展指明道路。
四是謀劃虛擬電廠發展分步走。首先,在電力現貨市場、輔助服務市場到位之前,可大規模開展“邀約型”虛擬電廠。其次,在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過程中,同步將虛擬電廠作為市場主體納入各個市場交易。再次,實現跨空間自主調度模式。當虛擬電廠發展前個兩階段已完備后,可探索實現跨空間自主調度,這時用戶、分布式能源可自由選擇調度主體,并實現跨空間地理交易和結算。
虛擬電廠“串聯”起源網荷儲售服,它的實施將使得電力能源行業從“笨重”走向輕巧靈動、從多層垂直走向少層扁平,貫通能源產業鏈,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整體效率,實現多方互利共贏。
- 有話說...
-
- 更多評論>>